上一篇萬字干貨文分享了我從一名非英專入職本地化翻譯公司從翻譯新人成長為校對的經歷。
這次要分享的內容就是我在2017年辭職做自由譯者的這段經歷了。
我為什么要辭職做自由譯者?
2017年7月,我辭職去兩年多的全職翻譯工作,轉型成為一名自由譯員,從前三個月的空閑,到三個月后步入正軌,項目多得做不過來,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歷程,需要經歷什么,就在今天來跟大家揭曉!
2017年春節(jié)回來,我就給自己定了要做兼職翻譯增加收入的目標。
因為,工作兩年來,我仍然拿著3000-4000元的月工資,仍然是個銀行卡數(shù)字很少超過五位數(shù)的月光族。
那時候知識付費興起不久,我也會去買一些講座分享來充實自己,有一次聽到一個老師分享“對于剛畢業(yè)收入低的新晉職場人,如果你每月能多掙1000塊,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生活會好很多”。
在收入方面,我一直有個打趣、但其實也是當時真實寫照的說法:
“每個月有兩天是不開心,一是簽工資條那天,二是發(fā)工資那天”。
因為做著這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平時工作狀態(tài)下還是挺愉快的,但提到收入的時候,就是非常赤裸裸……
三千塊能干什么呢?
除了交房租、通勤以及日常比較節(jié)儉地生活,也剩不下什么錢了。
所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成了當務之急。
我在剛工作半年的時候就有過做兼職翻譯提高收入的想法。
但那時候簡歷上也沒有什么翻譯相關的經驗可以寫,并且自己的水平也確實不夠。投過一些簡歷,但收到的都是千字幾十塊的單價,還有公司一聽說我也在翻譯公司工作,為了避免不正當競爭,就沒下文了。
這樣的情況,尤其是低單價,讓我非常失望。
所以,我們現(xiàn)在在網上也經常會看到對這一行不樂觀,特別是充滿負能量的言論,比如低價橫行、千字幾十塊還有人搶著做、騙子多,辛苦熬夜幾天還拿不到錢被拉黑……
如果自己沒有深入去了解這一行,沒有建立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似乎這一行的確也就是這樣,這也是為什么網上唱衰翻譯的人這么多。
2017年年初,打定主意要賺錢之后,我就開始投簡歷了。
公司給內部譯員的單價比較低,單詞也就五十來塊。
促使我去做兼職翻譯,一方面除了收入低、月光族需要增加收入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
我發(fā)現(xiàn),自己平時校對的外部譯員的大部分譯文做得其實質量挺一般,甚至挺差。我們需要逐字逐句去做很多修改,但他們的單價居然也能超過100元!
我就會去盤算,哪怕是100元的單價,我做五萬單詞,那也是五千塊,實際項目其實也不止100的單價。
100+的單價比我平時的幾十塊高多了。我就想,自己認認真真打磨譯文,保證質量還能拿到當時覺得不錯的收入,那該多好!
如果辭職,全心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情,這也太好了吧!
加上在網上看到有自由譯者收入4、5萬的文章分享,我就逐漸產生了辭職的想法。
覺得在公司也就這樣了,并且每天8個小時加上通勤,10個小時就沒了。
如果辭職自由安排時間,自己為自己打工,做的也是在一步步規(guī)劃對未來有長遠發(fā)展的事情。
回顧一路走來的職業(yè)生涯,都是到了某個節(jié)點,自然轉向去做下一件事情,走出舒適圈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走出去,反而會讓自己覺得很難受,很難熬……
做自由譯者如何編寫翻譯簡歷?
在這樣的心力驅動下,我開始編寫簡歷。
這時候我的翻譯簡歷雖然只是簡單兩頁紙,但是我所羅列的信息,都可以看出我是一名有經驗的本地化譯員,具體包括哪些要素呢?
個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齡、城市、聯(lián)系方式
擅長領域:生命科學、IT軟件本地化、網站本地化、企宣市場、技術
教育背景:學校、專業(yè)、時間段
工作經歷:我有全職本地化翻譯公司的工作經歷。
這一部分寫出來,在翻譯求職過程中是個加分項。如果過往工作經歷不涉及特別多的語言能力、翻譯能力或者具體專業(yè)領域積累的說服力,就簡單羅列。
翻譯經驗:這一部分是重頭戲!
這時候我的經驗雖然也不太多,寫得也比較簡單,但經手項目都是來自巨頭企業(yè),再加上自己語言的描述補充,還是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服務過哪些客戶,具體包括哪些項目類型:手冊、操作說明、網站、新聞稿……本地化內行一看就明白是他們要找的人,同時說明自己翻譯的譯文市場領域語言表達流暢地道,技術材料專業(yè)地道等等。
因為全職的時候自己負責過的項目獲得最終客戶好評,在開總結會的時候自己留心記錄下來了客戶的英文評價,所以我把客戶評價也羅列出來,具體哪家客戶給予了什么樣的評價,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亮點。
其實你認真研究一家翻譯公司,特別是本地化公司官網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網站里面同樣有客戶好評一欄。
自己多花一點心思去研究留個心,就可以把別人只能做到80分的事情,做成90分、120分。
英文水平:六級、BEC高級、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得獎、英文演講比賽
CAT工具:Trados、Memsource、Passolo、Xbench……把自己會的工具都羅列出來。
最后做一個自我的總結評價:有責任心守時……
做自由譯者如何開發(fā)客戶?
編寫完成之后,把簡歷掛在智聯(lián)招聘等等平臺上,同時又去網上搜索翻譯公司,特別是本地化公司投遞。
那時候的自媒體遠遠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發(fā)達,更沒有直接分享招聘渠道的付費翻譯社群。
所以,這期間,我尋找合作的渠道主要來源于:
智聯(lián)招聘、前程無憂,填寫個人信息并上傳簡歷文檔后,按條件篩選搜索“兼職翻譯”、“英語翻譯”、“本地化翻譯”關鍵詞,搜羅招聘資訊,直接線上申請或者給留下的郵箱投遞簡歷,或者按圖索驥,找到公司官網投遞。
事實上,我簽約的很大一部分兼職工作都是來自以上兩個渠道。
每過一段時間,我就輸入“兼職翻譯”、“英語翻譯”、“本地化翻譯”四個關鍵字,搜索一遍,看看有沒有之前沒投過的新公司出現(xiàn)。同時,有些公司也會搜索到我,主動給我打電話或者加qq聯(lián)系。
新浪微博,某些博主會不定期發(fā)布一些兼職翻譯招聘資訊,比如“尋翻譯”、“翻譯者聯(lián)盟”等等,那時候,每看到一則跟自己吻合的資訊,就會兩眼放光。
為了做兼職翻譯,我還專門申請了一個工作號,不少公司都是通過郵件發(fā)項目,qq作為日常溝通。
那么現(xiàn)在要做兼職翻譯、自由譯者的朋友,如果是做國內翻譯市場,除了我上面所說的幾個渠道,還可以關注一些自媒體渠道,比如微信里面輸入“翻譯”是可以找到不少翻譯類渠道,或者加入翻譯付費社群。
對于一心要踏上這條路,并且翻譯能力還不錯的朋友,如果自己本身沒有太多的信息資訊資源,付費群其實是一個超級劃算的投資,接個單子就回本了。
另外這類社群也能提供一個交流的環(huán)境,很多時候遇到問題,自己摸索花很多時間,不如群里問一問同行朋友。
對于想要了解這一行的新人朋友來說,要了解一個行業(yè),你看再多的書其實不如去靠近內行人了解,看看他們平時的工作狀態(tài)來得更實在。
當然,如果你自己基礎太差,或者完全沒有經驗,光加入付費群就想接單,那還是比較困難,翻譯能力是需要積累,練習,一點一滴中切實提升的。
所以,你需要明確你現(xiàn)階段的狀態(tài)再去做相應的科學規(guī)劃。
如何給自己的翻譯定價,避開低價客戶?
說到跟翻譯公司合作接單,自然就避免不了非常敏感的單價問題。
最開始我定價是非常謹慎的,覺得單價超過100元就挺滿意;不過我也向做項目經理的朋友大致了解了單價行情,最后覺得150左右是比較合理的價位,130、140也可以接受。
當然有更高的單價,但據說單價太高合作機會不多,高價也是虛高。
在投遞很多簡歷,跟多家公司接洽之后,自己也摸索出了經驗。
但這時候還是處于一種信息閉塞的狀態(tài),所以成長都是靠自己摸索、決策。
這期間我投遞了大量簡歷,能夠收到回復的是少部分。收到公司hr回復就會非常開心,收到回復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測試。
認真做測試,測試通過之后,結果被告知,我們只能給80—110元千單詞的價格。
這種價格,顯然自己不會接受,因為也知道正常的行情。
所以過程中也會總結,如何避開低于市場行情的公司,避免做一些無用功。
一般來說,專業(yè)、流程正規(guī)的公司,在發(fā)送測試之前就會讓你填寫個人的大致情況:
擅長領域、能夠接受的單價、CAT使用等等。確認對方能夠給到滿足你的單價再進行下一步流程。
也有一些公司沒有這么正規(guī)的流程。
所以,測試之前,最好詢問對方,你們通常給譯員的單價范圍是多少,如果滿足不了預期,那么不合作了,這樣避開低價公司。
全職的時候,我利用下班后的時間,按照上面的方法前前后后談下了20多家公司,單價范圍在千單詞120-160元。其中160元是我最早簽約的一家公司,通過了他們生命科學領域的測試,也合作過幾次,并且得到他們的質量認可,甚至主動告知我校對說質量很不錯。
這給我辭職增加了信心。
那時候在公司覺得似乎做得差不多了。無論是薪資還是能力,公司都無法再給我新的收獲,并且也不打算再從事項目經理崗位,我也從同事口中以及平時跟不同項目經理的合作之中了解了該崗位的大致流程。
每天在辦公位重復同樣的工作也失去了新鮮感,唯一能讓我打起精神的,是一些通過測試或者翻譯公司發(fā)來測試,談價格的郵件??粗車耐?,一邊上班,一邊不時地刷手機,我覺得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這樣實在浪費時間了。
這時候我對外面的翻譯圈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去知識付費學習,也對未來發(fā)展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我也在網上看到一些帖子,比如有前輩做自由譯者月入4、5萬;比如有同為90后的小姐姐,接國內客戶,自己組隊做翻譯。
那時候當自己沒有拿到結果的時候,會覺得一切都好難呀,他們好厲害呀……
我想辭職的打算越來越強烈,在了解了辭職后個人繳社保的政策之后,某一天完成手里的項目后,盡管前一天都沒有想到會辭職,我也毅然提出了離職申請。因為沒有做項目經理,手上也沒有需要交接的工作,就這樣很快離職了。
離職當天回家路上,我就收到了一家本地化翻譯公司派發(fā)的項目,這也給我做自由譯者增加了很大的信心,我想以后肯定不會缺活兒吧。
這時候辭職我是瞞著家里人。一般父母都是比較保守,如果告訴他們,在面對進展不順利的時候,你不僅會讓他們擔心,還會承受他們的關心、讓你去找全職工作帶來的內耗。
所以,我是自己認定一件事,也不會特別去計較,我要掙多少多少錢才趕得上公司的工資、社保等等福利。也算是有一些敢拼敢闖的勁兒在身上。
現(xiàn)在回頭看,幾年過去了,我不僅慶幸自己的這股勁兒,還覺得自己不夠大膽。
目標感、篤定感非常重要!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來要去往何方,就不會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做一個長期主義者,或者說大格局者。
這聽起來熱血沸騰,但是在你正在經歷的當下,特別遇到挫折不如意的時候,加上外界干擾的聲音,要做到其實還是挺難的。
在翻譯簡歷方面,這時候我已經有幾十萬單詞的翻譯校對經驗,并且合作的都是來自本地化行業(yè)的巨頭企業(yè)。
生命科學、軟件本地化、網站本地化、市場、技術領域都可以做。并且負責的項目也得到國外客戶的好評,我把這些都體現(xiàn)在了簡歷上。之前工作的這家公司在業(yè)內也是非常知名,所以在這方面也很有優(yōu)勢。
有的招聘方,一看我的簡歷,直接問“請問您是從公司出來的嗎”、“公司出來的不會差”,然后直接省去了測試流程,直接通過一兩次實戰(zhàn)合作來觀察檢驗我的水平。
這么來說,大家肯定覺得我辭職后自由譯者一定非常順利,都忙不過來吧?
其實并非如此。
盡管我前期嘗到了甜頭,但是現(xiàn)實卻并非當初預想的那樣順利。
原來我只是簽約了很多公司,但都還沒有合作上手,這些公司的pm對你也不熟悉,所以也只是先入庫。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我在7月辭職,7月到9月,每月算下來收入也只有4千多,自己還要繳納社保。
這期間我其實是感到非常黯淡的。很多時候都沒活兒,十分空閑。
閑的時候就看書,或者又到處去搜羅翻譯公司。在智聯(lián)招聘里面來回輸入“英語翻譯”四個字,尋找新公司,每看到一家還不錯的新公司名稱,眼里就會放光。
因為,多簽約一家公司就多一個機會,你也不知道哪一家公司會成為你的優(yōu)質客戶。與此同時,也會給之前簽約的公司都發(fā)送消息,表示自己現(xiàn)在是自由譯者,可以隨時接單。
在將近3個月的時間里,一直都是處于特別不飽和的狀態(tài)。自己也會納悶,明明測試都是順利通過,怎么還是沒有什么項目呢?
這一階段其實是非常難熬的,進展不順利、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會讓你對很多東西都產生懷疑。但其實往往我們需要去分析,或者再堅持一下。
這時候,我甚至去私聊一個翻譯群的群主,告知他我當前的工作狀態(tài)。得到的反饋是:
“確實本地化翻譯公司會比一般的公司單價更高?!?/p>
“在單價和合作質量方面,有些小團隊或者公司甚至可能優(yōu)于大公司,而且靈活性更高,不用執(zhí)著于合作大機構,只要單價、項目量不錯,按時付款,都是好客戶。”
至于簽約很多公司后還是沒有很多項目,他也確實沒法給到我更多看法和建議了。
就這樣來來回回,有項目就做,沒有項目就看書學習。
終于在9月底快到十月份的時候,又簽約了好幾家公司。當時簽約一家國外機構在國內的辦公室,單價給的是千英文180元,這是我自由譯者時期的最高單價了。
因為自己原本從生化團隊出來,所以簡歷上體現(xiàn)也是生命科學領域最明顯,而生命科學又是本地化行業(yè)的一個大塊頭領域,所以很多公司都是給我派發(fā)生命科學領域的測試。
堅持不懈,迎來柳暗花明
這時候就好像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一樣,到了一個節(jié)點突然一下子很多事情都變得順利起來。
與此同時,也有一位老板在網站上看到我的簡歷,突然聯(lián)系到我,表示自己目前缺乏機械類的本地化譯員,手里有個小文件,已經安排給其他譯員了,但是仍然可以作為付費試譯給我做做,看看質量,如果不錯的話,以后就正式合作。
就這樣,我算第一次接觸到真正意義的機械類材料,就是各類閥門組件等等,剛剛開始都覺得是非常陌生的一些術語。
但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譯員:
一方面,哪怕是遇到陌生領域,你的語言表達一樣會是比較規(guī)整,單看譯文給人感覺就是通順流暢的。
另一方面,成熟譯員是具備不錯的搜商,而且邏輯推敲能力不會差,即便是陌生領域的術語或者專業(yè)知識,我們一樣可以通過查證和邏輯推敲解決問題。只是相對來說,沒有平時那么拿得準,或者做起來那么快。
這樣我就通過了這個付費測試,從此我們開始了很多合作,我成為他的主力合作對象,合作期間,我又做了某某技術領域巨頭十多萬單詞的機械設備類技術文件,質量也得到他的肯定。
這家老板也是在我每次交付文件之后就直接支付寶打款給我,合作非常愉快。
做熟悉了,其實這類技術材料量大,做起來也會比較快,所以出業(yè)績。
翻譯領域構建,保持開放心態(tài)
譯員擅長的領域越多,敲開大門或者合作的機會就越多。
相對來說,技術領域也算是比較來錢的領域。我之前在公司接觸的多是生命科學、IT、市場領域,機械技術類做得很少,尤其機械,幾乎沒有接觸。
所以,我們要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
很多翻譯新人,一開始就把自己局限得很小;或者說還沒接觸就擔心自己不能做某些專業(yè)領域;又或者自認為很認真,還沒入行就抱著只接觸一兩個領域去深耕的想法,從自己的意識來決定自己學習什么,把自己局限得很小。
比如,很多英語專業(yè),一開始還沒入行就說,我是文科生,感覺市場法律對我來說更容易一些,然后對生命科學技術領域排斥。
這種憑自己感覺、害怕,往往會讓自己錯失很多機會。
多接觸,才會打通翻譯思維,多接觸然后找到自己做起來舒服的領域。翻譯領域構建沒那么難,專業(yè)譯員有不錯的搜商邏輯推敲能力,做到多領域是可行的,文科生譯員同樣可以做好機械、醫(yī)學等專業(yè)領域。
翻譯領域深耕,專做某個領域這個話題,沒有五年以上的經驗,很難說是在深耕;并且實際項目中,你如果質量好,做事認真,項目經理會巴不得你能多做幾個領域,甚至會趕鴨子上架,沒有接觸過的領域也想讓你試一試。因為,公司找到好的譯員,也會如獲至寶。
這樣,我就在實戰(zhàn)合作之中,意外構建起了一大新領域,這也是在賺錢同時的另一大可受益終身的收獲。
就在這邊非常順利的同時,之前簽約的很多公司也有越來越多的項目經理分配項目過來。
原來,之前簽約的客戶雖然前期分配項目不多,但經過一個觀察期之后,對方項目多,覺得你靠譜質量有保證,單價吻合,到了合適的契機,合作就會越來越多。
同一家公司合作幾次后,你會自然而然收到更多項目經理加好友,分配項目。
安排的項目大大小小都有,幾百單詞的,幾萬單詞的,因為自己能做的領域比較多,材料領域類型也是多樣。
自由譯員的項目管理及記賬小竅門
你可能會好奇,這么多不同客戶,給你分配項目,怎么確保自己不會弄混,錯過交期呢?
這里給大家說說我的方法,非常接地氣,人人都可以上手,她也沒有用到什么特別的工具、app或者特別的功能。簡直可以說是傻瓜式操作。
如圖,我專門創(chuàng)立了這樣一個excel表格,分不同客戶設立一張sheet,注明公司名稱,然后在表格里面說明,具體公司的對賬付款流程。
每一家公司的付款周期不同,為了避免弄混,或者錯過每月對賬時間,每簽約一家公司,都按照合同詳細注明,比如次月底、隔月還是每月的中旬多少號將對賬單發(fā)送到哪個郵箱對賬,具體大概是在每月多少號到賬翻譯費。
每接到一個項目,我都會在excel表里相應公司的表單里面做好記錄。
記錄什么呢?記錄項目名稱、交付時間、字數(shù)、單價、總費用。
然后,再在放項目文件的文件夾里面創(chuàng)建一個以交付時間、項目名稱為名的文件夾,存放這個項目的所有文件,方便隨時追溯查找做過的項目。
因為分配的項目越來越多,就這樣從最開始項目量特別不飽和,到爆單甚至忙得做不過來。很多時候不得不推掉一些項目。
一般情況下,一天里大大小小都可能會收到幾個項目,除了表格里面記錄,就在便利貼里面記錄眼下要交付的項目,完成一個就劃掉一個。
因為有了前面兩年多全職的歷練,在合作方面,也是能夠獲得很多客戶認可。質量、交付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且因為對本地化流程非常清楚,工具操作熟練,客戶也是能夠感受到你的專業(yè)。
在作息方面,也十分規(guī)律。一般保持了上班時候7點左右起床的習慣,然后去買菜,這時候自己會做飯,然后九點開始打開電腦工作。
這期間我做項目,也不會特別去在意收入,再小的文件,再不出活兒的項目,只要能做,我都會非常認真地完成。作為一名能夠勝任多個領域的自由譯者,項目機會也非常多。
在我辭職做自由譯者的半年多時間里,自己出來在市場上接觸了更多類型領域的項目,可以說我在市場歷練之中又成長了很多,翻譯這條路的成長絕不僅僅是在公司做全職的這兩年多。
我們這一行,從業(yè)者眾多,但真正質量好,工具運用得不錯,專業(yè)、認真的譯員其實很少。
而往往也是很多做得不好,收入低的人會抱怨吐槽說這行沒有前途,掙錢少,過萬都難。這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誤解。
一個翻譯能力不過關,得不到客戶認可,自己不會開發(fā)維系客戶的譯員,又怎么能夠獲得豐厚的報酬呢?
翻譯收入取決于你的專業(yè)能力質量以及客戶渠道,質量好的翻譯往往不缺客戶。
我們在懷疑這一行或者自己收入比較差的時候,其實更應該去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客戶開發(fā)能力。
但能力始終是前提,我們很多時候想掙錢,但往往忘記去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或者渴望快速去拿到結果,而不會認真地去提升自己。
類似咨詢訓練營,一來就問要投入多少時間,多久才能開單的朋友,以及明白要多總結,多提升,賺錢短時間內先不急,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兩類人,從拿結果到在這條路上能走多遠以及合作是否放心,我們心里也會有個數(shù)。
有些新人,覺得自己英語八級六級,沒有過經驗,就想直接接單,但是卻不愿意付出時間去學習,也是比較難。
另外,一開始就用機器翻譯,改改就提交,和自己認真去琢磨提升能力,態(tài)度也都不一樣,認知思維也不同。
做翻譯,如果不熱愛,很難堅持,也很難做好。
很多人說到翻譯的認知都會是停留在傳統(tǒng)翻譯層面,不了解何為本地化,更不知道本地化的需求有多大,前景如何。
事實上,本地化就是幫助企業(yè)出海,各行各業(yè)要進入目標國家市場都需要本地化,本地化可以說是剛需,全球化國際化趨勢下,需求還會進一步增長。
合作一段時間之后,你可以從跟項目經理的交流之中,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逐漸成為了他們非常信任的翻譯資源。
比如,會有項目經理過來跟我確認醫(yī)學中某個詞的翻譯為什么會這么處理,他們的校對沒有查證到,然后我把自己查證到的結果一下子截圖過去;
比如,一次發(fā)給我一個我看起來都覺得比較難的項目,說實話,自己是不想接了,手里還有其他項目在忙,結果項目經理說“你都覺得難,其他譯員更是如此了”。這不是客套,而是合作中真正給予的一種信任,對你的印象;
再比如,項目經理求著給你加塞項目等等。
但是市場上真正好用的本地化譯員非常少,那么本地化翻譯公司青睞于怎樣的譯員呢?
質量好、工作認真,愿意虛心接受建議;
工具操作好,或者愿意學習,領悟能力強
有責任心,守時,溝通友好順暢
這個階段,我還大膽嘗試了建筑工程領域的項目,完全的陌生領域。
雖然單價只有千中文60塊,來自傳統(tǒng)翻譯公司,甚至都不用CAT工具,但我是抱著接觸新領域,檢驗自己能力的心態(tài)去接這個項目,翻譯完獲得對方認可。
但這樣的單價的確離自己預期有差距,并且本地化行業(yè)也確實很少做這個領域,后面盡管不斷收到問詢,我也不再接這類項目了。
除了剛開始三個月之外,第四個月開始,收入就達到一萬了,工作兩年多之后,第一次月收入過萬是非常開心的,這種興奮一點也不亞于之后出海成功收到第一步外幣翻譯費。
爆單的時候如何篩選合作項目?
項目量飽和,步入正軌之后,在面對眾多項目問詢的時候,如果這個項目太損耗元氣,同時對于你以后長遠的規(guī)劃沒有幫助,算下來時薪也很低,這時候你是不太情愿去接手。
我也曾因為誤判或者錯誤預估,接過幾個特別特別不好做的項目,這類項目做起來就特別損耗元氣,做一會兒就想休息,效率不高,自己還覺得很累,只求下次接項目時清醒一點。
也遇到過一些比較難的項目,比如好幾萬的醫(yī)學影像類材料,好幾萬特別長特別繞的公司章程材料,比原先花的時間更多,導致不能按原計劃交付,也影響了后面項目的安排,這時候就需要提前告知項目經理。
這類都是特殊情況,提出合理的要求,對方也會理解,甚至有客戶知道項目不好做,最后還多給了幾百元的補貼。
在合作一段時間后,都忙不過來,自己就可以開始篩選客戶,或者跟客戶商量提高單價。
漸漸地,我把項目都盡可能提高到了150、160的單價,希望這樣減少一些項目安排,減少工作量,但收入仍然不受影響。
步入正軌之后,每家客戶的翻譯費加起來,我的翻譯月收入維持在10000-16000之間。其中大頭的翻譯費都是來自大項目。
但是合作非常愉快,幾乎天天都給我安排項目并且交付項目之后就給我打款的客戶,我卻一直不好開口談提高單價的事情,就這樣一直保持千單詞140元的單價合作到我放棄國內市場,開始去創(chuàng)業(yè)出海。
國內單價大部分都是不超過200,100多是常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工作量排得不少,但是個人的收入天花板在1萬多2萬就差不多到頭了。
總體來說,我是處于一個比較閉塞的信息環(huán)境,很多問題都是自己去摸索,而我們現(xiàn)在參加訓練營歷練后的小伙伴從開單到爆單,速度都比我之前更快,這是因為信息渠道更豐富,翻譯需求逐年增長。
收入達到天花板后,下一個出口在哪里?
這時候拿到上一階段的結果,就會不自覺地去思考下一階段的出口在哪里。
在合作期間,就陸續(xù)有公司向我要英文版的翻譯簡歷,說他們有某家客戶要拿下,需要一位生命科學譯員的簡歷。
合作愉快的公司,我也自然會去編輯,然后把英文翻譯簡歷提供給對方;此外,又有不少客戶會讓我們幫他們做拿客戶的測試文件,無論是生命科學醫(yī)學、市場、技術還是IT都給多家公司做過,甚至還給一家公司通過測試,幫他們拿下了20萬單詞的一個項目。
因為項目排得多,之前那位合作愉快的立即打款的客戶也會經常問我的檔期,說某某項目,你有時間嗎?
然后,我說沒時間,她說沒時間,那我也不接了。這樣很多次之后,我也明白了有些項目來源,大致就是來自國外翻譯機構,其實找到靠譜的譯員來接項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找不到合適的人,有時候寧愿不接。
所以,在這種自己編輯了英文版簡歷,得到客戶認可,并且?guī)椭麄冏隽撕芏鄿y試之后,加上從原來同事口中就了解MLV國外翻譯機構這個渠道,我也漸漸產生了出海的想法。這也為我后面出海做了前期的一些鋪墊。
自由譯者一直到2018年,這時候我搬家了,從原來的出租屋搬到了新買的房子里,從二環(huán)搬到了成都最南邊,告別了畢業(yè)后租房的生活。
做自由譯員那些年的工作日常
體驗過爆單的欣喜,尋找下一個出口
這時候我有兩個想法:
找一份全職工作,簽約一些更高單價的國外機構,比如之前的某國外機構一下子就爽快給到180單價。
在這方面深挖一下,應該是有不少機會。全職收入和兼職翻譯收入加起來,每月2萬的收入在成都這座新一線城市也算挺不錯了。
這期間,考慮過甲方公司、游戲本地化公司、也考慮過從事互聯(lián)網行業(yè),要換行,發(fā)現(xiàn)自己寫簡歷就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過往的工作經歷完全不沾邊,沒有任何優(yōu)勢。
另外,自己其實也挺想試一試自己創(chuàng)業(yè)。
客戶渠道、資源以及自身能力經過市場驗證都是沒有問題,只差一個大膽嘗試了。所以,也想給自己半年時間,試一試。
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選擇,眼下我都需要去開發(fā)單價更高的國外翻譯機構,先前簽約了180單價的機構,這時候又簽約了第二家國外機構,主打IT、專利、法律領域。
正是因為簽約這家國外機構,我弄清了翻譯出海需要的外幣收款等等手續(xù)。
那時候對國外的單價行情并不是特別清楚。我就報了一個每個單詞0.035USD的單價,相當于人民幣,兩百多元。
沒想到,對方欣然接受,這給我出海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這也是我從自由譯者轉型出海創(chuàng)業(yè)的另一個開端了。
所以,我們的人生都是從一個節(jié)點一個節(jié)點串聯(lián)起來,找對方向、認真堅持,自然會有水到渠成的時候。
公司股東英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