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 Ioannis Ikonomou,49歲,來自希臘,是歐盟委員會的翻譯。而他最近在網(wǎng)上走紅的原因,就是他通曉32門語言的技能,想用哪種語言做夢都可以哦。
他曾在塞薩洛尼基大學學習語言學,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中東語言和文化碩士學位。 之后,他繼續(xù)在哈佛大學攻讀印度 - 歐洲語言學博士學位。在20歲時,他已經(jīng)學會了15種語言,后來搬到位于布魯塞爾的歐盟工作后,為了工作需求又學會了其他的歐盟官方語言。
學這么多語言,訣竅是?
有人問,怎么能學會這么多種語言呢?
他說,funny。這也是他生命中的一個關鍵詞。
小時候,每次在克里特島的海灘上聽到游客們說不同的語言,Ikonomou 雖然無法理解他們在說什么,卻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無論是學校的科目,或者是男生們都喜歡的踢球,都無法引起他的興趣。他最喜歡的,就是進入另一個語言世界中,鉆研不懂的詞句。
于是,他5歲開始學英語;
7歲學德語(克里特島的一位德國太太教的);
10歲學意大利語(因為學校的小伙伴也學這個);
13歲學俄語(因為喜歡陀斯妥耶夫斯基);
14歲學東非斯瓦希里語(只是因為好玩);
16歲學土耳其語……
如今,他會32門語言,而在24種歐盟官方語言中,他就通曉了21種。
他說,能講32種語言,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學習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處在這門語言的環(huán)境里,并大膽地將學到的東西說出來。
學語言,有什么不好的?
學一門語言,就相當于打開一扇新的文化大門。如果要說哪里不好,也許是當你過多地沉迷于這門語言時,生活習慣也跟著不同的文化而改變。
有一次,他被印度深深地迷住了,于是學習了烏爾都語、印地語和梵語,并且在長達18年的時間里,變成一個素食主義者,嚴格遵守印度教規(guī)則。
他的母親對此覺得很荒謬。“聽印度音樂也就算了,但你為什么要用手吃飯?”雖然父母很支持他的語言志向,但卻不愿見他太過于沉迷。
如今,他學會跟隨自己的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吃肉喝酒,他說,最重要的,是做些好事。
另外,學語言有時候也是一件寂寞的事情。
他不止知道現(xiàn)代的語言,對于舊式英語、瑪雅語、老愛爾蘭語、老伊朗語這些少有人知道的語言,也學習過。他在哈佛寫的論文,就是關于一位老伊朗人先知的故事。
他說,我也想和其他人討論古代的瑪雅銘文,也想跟別人討論舊式英語或梵語,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跟我談。有時我會覺得寂寞,但就是這樣。
為什么要學語言?
他說,我想了解一切,包括各國的美食、音樂、宗教,甚至是當?shù)厝嗣窨诳谙鄠鞯墓适隆?/p>
“語言就像愛情。當你真的愛上一個人,你就會想知道他的所有故事,想去見見他的父母,想去看看他的舊學校。一種語言對我來說,不止是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還有過去的故事。”
雖然在工作中會接觸到不同的語言,但這并不夠。他會在上下班的路上,打開iPod,聽聽來自全世界的語言,看看網(wǎng)絡電視聽聽廣播。而最近,他沉迷于來自中國的新聞?!澳菍ξ液苤匾!睔W盟委員會需要更多的中文翻譯,在他的辦公室里甚至有一個寫著漢字的板子。
“中文是我最喜歡的語言,它很難,對于歐洲人而言,簡直就是珠穆朗瑪峰?!彼鴰状蝸淼街袊?,見識了這門博大精深的語言。
不過 Ioannis Ikonomou 也說了,中文是最難的語言。